本文摘要:
艺术对于人生的真谛文/陈之佛————艺术究竟有什么用处?讲到用处,恐怕艺术是最没有用的工具了。譬如图画吧,一树花、一只鸟、一座山、一片云、画了出来,它不能止饥止渴,也不能教忠教孝,简直对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丝毫没有关系。 这样不切于实用的工具,难怪人们都忽视艺术了。有人说,艺术是有闲阶级的的消闲物,它是一种大奢侈,是一种多余,对于一般人有什么相关?如果这话是真的,那末,古今中外许多大艺术家都是赘疣了。而许多大哲学家煞费苦心地研究美学艺术学也是徒然多事了。
艺术对于人生的真谛文/陈之佛————艺术究竟有什么用处?讲到用处,恐怕艺术是最没有用的工具了。譬如图画吧,一树花、一只鸟、一座山、一片云、画了出来,它不能止饥止渴,也不能教忠教孝,简直对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丝毫没有关系。
这样不切于实用的工具,难怪人们都忽视艺术了。有人说,艺术是有闲阶级的的消闲物,它是一种大奢侈,是一种多余,对于一般人有什么相关?如果这话是真的,那末,古今中外许多大艺术家都是赘疣了。而许多大哲学家煞费苦心地研究美学艺术学也是徒然多事了。
何以顾恺之、吴道子、文西、米克朗基罗、贝多芬、沙士比亚、托尔斯泰、康德还永远受人尊敬呢?想来其中肯定另有若干原理。这里我先要问你:你爱看美的图画吗?你也爱听美的乐曲吗?如果你是爱的,则“爱”即是用处,也可以说艺术对于你已发生密切的关系了;如果你是不爱,则你的精神一定失了常态,美是你所爱的,精神患了病,便不爱美;这犹之饮食原来是你所爱的,身体患了病,便不思饮食一样。人性的需求本是多方面的,人性中饮食的要求,饥而无食,渴而无饮,是人生的一种缺乏;人情中也有美的要求,爱美而不得艺术,也同样是人生的一种缺乏。
只看原始时代的人类,穴居野处,与猛兽争存,风雨为敌的时候,尚且要在洞壁上作画,器具上施雕绘,以求满足他们爱美的天性,直到现在,通常人类决没有嫌美而喜丑的。这就因为嗜美是一种精神上的饥渴,不能满足饮食的要求和不能满足美的要求,一样是汨丧天性。饮食的缺乏,虽然可立见其形骸的枯萎,而美的缺乏,亦必发生其精神上的病态。世间一切恶人恶事俗人俗事,以及人类种种精神上的不正常,都是病态所由生。
人类生活终不外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,两者缺一虽然是生活的不正常,两者不能调剂也就使我们的生活发生纳闷苦痛。这是我们平时所履历到的。讲到艺术的用处,现在也颇有人想把它硬拉到实用的功利主义内里去,于是艺术好像只有被使用而没有其他的意义了。
虽然自古以来,政治上,宗教上,道德上,也往往使用艺术以作宣传的工具。这是艺术的另一目的。
如果艺术的被使用就认为艺术的唯一目的。换言之,艺术只配作使用的工具,那便错了。艺术的运动是情感,情感的势力往往比理智还强大,所以使用他作为一种工具,以求告竣使用的目的,原是可以相当收效的,但就因为艺术是情感的体现,与生活履历息息相关的,它于小我私家于社会当必有更深更广的意义。人是情感的动物,这情感,必须要艺术来造就,使它成为美的情感。
什么叫做美的情感?不妨举几个浅近的例子:在风和日暖的春天,眼前尽是一些娇红嫩绿,你对着这辉煌光耀浓郁的世界,心旷神怡,忘怀一切。这就是美的情感。你在黄昏的时候,躺在海边的崖石上,看金色的落晖,看微波的激荡,明白晚兴,清心悦目。
这就是美的情感。你只要有闲光阴,松涛、竹韵、虫声、鸟语、一切的自然变化,都市酿成赏心悦目的工具。这就是美的情感。我们当愁苦无聊时,唱几曲歌,吟一首诗,满腹怨言,就会烟消云散。
这是美感的作用,我们整日为俗事烦苦,偶然偷闲在浏览艺术的作品,就觉格外愉快。这是美感的作用。
我们看过一回戏,或是读过一部小说以后,就以为曾经紧张一阵是一件快事。这是美感的作用,诸如此类的例证,不胜枚举。
总之这都因自然美与艺术美的陶冶而使人的情感酿成美的情感的。如果再详细点说,近代心理学者说:“情感抑郁在心里不得发泄最易酿成性格的怪僻和精神的失常,艺术是维持心理康健的一种良剂。”这就是说人的情感需要解放,艺术美就能解放情感。人生来就有一种生存欲,占有欲,性欲,以及爱、恶、怜、惧等情感,本着自然倾向,它们都需要运动,需要发泄,但在实际生活中,它们不光相互相互冲突,且受道德、宗教、执法、习俗等的约束。
最显著的如情欲,原来是人的本能激动,但向来是被认为卑劣的,不道德的活动,硬要使它压抑下去,成为精神上的病态。有时因恋爱 失败,受了极端的刺激,因为情感无法发泄就忧郁起来,甚至酿成疯狂,此种情形,都可藉文学艺术等的美感作用而发泄。所以说艺术有解放情感的功用,而解放情感就是维持心理康健的良剂,我们平常说“精神要有所寄托”,艺术即是寄托精神最好的地方。
其次我们要说的通常一小我私家往往被现实世界所囿住,就是一小我私家往往在狭窄的现实世界的圈套内里,而没有勇气跳出去看看漂亮的另一世界,于是除了饮食、男女、奔走、钻营、欺诈、争夺等等之外,便别无所见,所以人生只有悲苦烦恼,人生也便没有什么意义了。现在有许多人总嫌生活枯燥纳闷无聊,其大原因就在被围在现实世界而不到想象的世界里去鉴赏鉴赏。这所谓想象的世界非他,即是艺术的世界,故无论何人,要充实他的人生,应该有艺术的修养,使解放他的眼界。
苏东坡说人之忧乐在乎游于物之内,或游于物之外,所谓游于物之外,就是能脱离现实世界而暂进入于想象世界,眼界解放,人便觉乐。我们歌颂诗人有所谓“超然物表”之语,这就是因为诗人有艺术的修养,故能“游于物之外”。另有一点,我们再来应用苏东坡的两句话:“人之所欲无穷,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。
”这就是说自然界中的物质,是有限的,而人之欲望无餍,所以总觉不满足,不自由,不如意。因为在自然圈套中求征服自然,终自难题;可是精神方面,人可以征服自然,他可在世界之外,另在想象中造出合理慰情的世界,这就是艺术的缔造。人在自然世界是自然的仆从,在缔造艺术,浏览艺术时,人是自然的主宰。
多受些艺术的修养,在想象的世界里,人可以排除物质限制的苦痛,人由仆从而变为主宰,人才感受他自己的尊严。许多人以为艺术是艺术家所专有的。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关系,这是没有相识艺术。
现代人实在太热衷于物质而忽略心灵的修养,在教育方面也未曾深切注意到这样的教育,美感教育。长此以往,人类将沉湎于罪恶的世界中而不能自拔,这是何等可悲的事情。
我们以为人自己尊称为“万物之灵”。应该和禽兽有些划分,应该注意一点心灵上的修养。“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。
”一不小心,就会和禽兽同化的。讲到心灵的修养,虽然是多方面的,而以艺术的功效为尤大。
因为艺术,它可以慰藉我们的情感,它可以启发我们的牺牲,它可以洗涤我们的胸襟;艺术它可以伸展同情,扩充想象,增加对于人情物理的深广正确的认识,所以真正有艺术修养的人,他的情感一定比力真挚,他的感受一定比力锐敏,他的视察一定比力深刻,他的想象一定比力富厚;他能见到宽大的世界,而引人也进於这世界里来鉴赏一切。如果人们几多能加以这艺术美的浸润,至少可以纠正些醉生梦死的生活,根除些轻易搪塞的习性,打破些自私自利的企图,纠正些纷歧错离的思想。
我们看看这个世界,看看这个社会,看看这人类,何等忧愁,何等惨苦,以后我们应该用宗教徒的精神,大家来宣扬这点意义,普渡人类到想像的世界,来拯救人生!。
本文关键词:陈之佛,艺术,对,于人,生的,真谛,艺术,对,于人,koko体育app下载
本文来源:koko体育app下载-www.naolipx.com